近期印度内政部正式宣布,要在明年3月之前完成全国人口普查。人口普查没什么,但问卷中史无前例地将“所有种姓”信息列入。上一次这样做还是在1931年,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搞了一次种姓普查后,就没有再搞类似的普查了。种姓普查一向都是印度社会的痛点和敏感点,时隔近百年,莫迪政府为何又强推种姓普查?
1947年,印度独立之后颁布宪法,明确其为世俗社会,也就是废除种姓制度。但我们都知道,印度社会层面的现实情况就是,种姓制度一直都存在,且根深蒂固地触及印度社会各个层面。现在印度官方公开搞这个,那性质就不一样了。
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成四个等级,从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和首陀罗。还有其他的被称为“贱民”,或者“不可接触者”的达利特,这些人都是底层中的底层。而种姓体系赋予高种姓很多社会特权,他们有金钱和地位,可以对低种姓压制和剥削,我们经常听过印度各种骇人听闻的新闻,几乎所有悲剧都发生在低种姓身上。所以这是印度社会一直以来的痛点,可能会激化大规模社会矛盾。今天这里暂且不论普查难度有多大,就论一论莫迪的目的。
展开剩余64%主要原因想都不用想,票选制国家像这种大范围活动,一般都是为了选票。国大党领袖拉胡尔一直都积极呼吁全国种姓普查,普查就能精准赋权,从而争取选票。而莫迪带领的印人党一直看不上,还指控国大党这样做是在分裂国家。莫迪还曾说过,印度只有4个种姓:妇女、青年、农民和穷人,以此彰显印人党的民主和开放。其实,莫迪本人骨子里对种姓阶层非常在乎,这就得提到去年大选,莫迪虽连任但其实是“惨胜”。印人党席位锐减,尤其在中下种姓和其他落后阶层密集邦的支持率崩塌,比如比哈尔邦弱势低种姓占60%,而印人党的选票集中在高种姓和城市中产,但是少数,大概占印度人口15%。另一边,国大党联盟经常打着社会公平,为弱势的种姓赋权,以及以“人口比例=权利配额”等口号抢夺基本盘。
明年印度议会席位又将重新调整,此时莫迪想通过数据操控为中下种姓“精准赋权”,争取低种姓的选票,瓦解国大党“人口权利论”,以种姓数据为筹码,换取中下阶层短期支持。同时,也是为了遏制地方扩权,巩固印人党对全国配额体系的控制力。
不过莫迪这一手,也是一把双刃剑,可能推动“社会公平”,但也可能加剧社会分裂。各个群体为了争取更多权利会互相斗争,会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。那问题来了,一旦为低种姓赋予更多的权利,就意味着缩减高种姓的权利,权贵们就不会放过莫迪,所以此举压力也是巨大的。分析认为,莫迪如此铤而走险走钢丝,是因为印度经济困境、贫富悬殊加剧、制造业凋敝、失业率飙升等问题,民众对莫迪“经济奇迹”叙事产生了质疑。再加上美国关税冲击,印巴冲突暴露了国防短板,以及地缘孤立等外部困境,这几板斧打得莫迪地位不稳。如果莫迪真要强推种姓普查,估计下半年会有不少事发生,印度的危机将是空前的,我们拭目以待。
发布于:江西省